外语院校发展参考(第1期)——“十二五”规划专刊
所属栏目:院校研究 加入时间:2011年06月05日 03:42 点击:
 

外语院校发展参考

The Developmenta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ie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2011年5 月30日 第1期(总第1期)

“十二五”规划专刊

要 目

l 发刊寄语

l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

l 胡锦涛: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l 温家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l 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

l 四川外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l 李克勇院长赴院系调研“十二五”规划学习与落实情况

l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l 战略规划:高等学校发展的关键(蔡克勇)

l 美英高校规划工作概况及文献资料简介(刘念才)

★发刊寄语

★上级规划、领导讲话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1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节选)………………………………………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7

4.胡锦涛: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8

5.温家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11

6.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12

★四川外语学院十二五规划

7.四川外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21

★院校资讯

8.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中长期发展战略……………………………30

9.北京外国大学召开“十二五”和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34

10.北京外国语大学陈雨露校长:“十二五”规划要着眼于

六个方面的问题……………………………………………………………35

11.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教授座谈会研讨十二五规划…………………………36

12.大连外国语学院召开系列座谈会征求对“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37

13.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研讨会隆重开幕……………38

★理论文章

14.战略规划:高等学校发展的关键(蔡克勇)…………………………………39

15.对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思考(姜继红)……………………………45

16.美英高校规划工作概况及文献资料简介(刘念才)…………………………47

发刊寄语

岁月如流,征途如铁,川外人兴校强校不辍转眼愈一甲子,而今正昂首阔步于新的甲子,揭开了新的征程。公元2011年,在这个对川外和川外人具有象征意义的年份里,由学校发展规划处和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的《外语院校发展参考》诞生了。

承启发展规划处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咨事虑难,谋划发展”的部门定位,“宣传政策法规、提供决策建议、反映发展动态、荟萃百家之言”成为本刊的办刊宗旨,“外语院校”成为本刊的关注焦点和主要服务对象。

宣传政策法规,就是要“吃透上级精神、确定政策依据”,充分宣传教育教学的政策法规,充分把握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选取指导外语院校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加以宣传、解读,为学校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提供决策建议,就是要增强“前瞻性、创新性、全局性”,以睿智的预见和清醒的认识,敏锐地捕捉和细致地剖析影响学校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请关注、促进解决;求索进取,规划未来,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反映发展动态,就是要 “整合资讯、网络精华、推介典型”,以针对性的视角,整合事关外语院校和外语教育改革创新的各类信息资讯,解读焦点问题,洞悉新动向和新趋势,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荟萃百家之言,就是要“倾听学界声音、杂采各方时论”,兼听兼信,萃取理论界、实践界的好的思想和言论以资借鉴;延展视野,收集吸纳富于启迪意义的各种理念以去除偏狭,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广开思路。

本刊单月或双月发行,每期将选取一个主题作为专刊题目,由大至小、由宏观至微观,兼顾思想与行动,期望能企及外语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已展千重锦,再登百步楼。《外语院校发展参考》是我们工作的尝试和探索,也是我们工作的一种创新,还不很成熟。但我们相信,乘着学校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十二五”规划成功开局的东风,有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关心帮助,加上我们不断在办刊过程中“求新、求特、求精、求深”,《外语院校发展参考》一定能越办越好,成为学校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启发借鉴的重要园地。

上级规划、领导讲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

20102020年)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四)战略主题。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七章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第十六章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拓宽渠道和领域,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机制。

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在全国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强中西部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支持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产学研基地;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支持在高校建设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引进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培养各种外语人才;支持孔子学院建设。

(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探索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探索缩小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区域差距的举措等。

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建立多种形式的专职科研队伍,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等。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节选)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发展目标: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在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人。

主要举措: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艺等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依托重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力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重点领域科学家参加国际科研计划、学术交流。

三、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

主要任务:制定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的意见。健全各级党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实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

2.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主要任务: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目标要求: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统筹规划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主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开发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优化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健全多元招生录取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改革职业教育模式。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2.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目标要求: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对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

3.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主要任务: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关键岗位和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全球招聘制度。

四、重大政策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制定完善出入境和长期居留、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参加院士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提供创业资助和融资服务。建立统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权制度,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探索实行技术移民,制定国外智力资源供给、发现评价、市场准入、使用激励、绩效评估、引智成果共享等办法。扩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规模。开发国(境)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出国(境)培训管理制度和措施。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推动我国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国际、地区间互认。发展国际人才市场,培育一批国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制定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的政策措施。

五、重大人才工程

(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依托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若干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每年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培养造就未来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每年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若干优秀人才送到国外一流大学深造,进行定向跟踪培养。

(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每年重点培养和支持2万名各类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在中小学校、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五)文化名家工程

为更好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杰出人才,每年重点扶持、资助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名家承担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开展创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专著等活动。到2020年,由国家资助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文化名家达到2000名。

(十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着眼于解决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培养锻炼后备人才,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用5年时间,先期选派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到2020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统筹各类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创业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工作岗位、实施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服务、就业和自主创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

第三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坚持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

第一节深化沿海开放

全面提升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和服务基地转变。率先建立与国际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区域国际竞争软实力。推进服务业开放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吸引国际服务业要素集聚。深化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

第二节扩大内陆开放

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以各类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领域,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转移,培育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

第三节加快沿边开放

发挥沿边地缘优势,制定和实行特殊开放政策,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发展面向周边的特色外向型产业群和产业基地,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把广西建成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三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促进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在稳定和拓展旅游、运输、劳务等传统服务出口同时,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胡锦涛: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节选)

(2010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

新中国教育的6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的60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培育文明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着眼点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就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涉及教育各个阶段和领域,更涉及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切实把实施素质教育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状况。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贯穿社会各行各业,把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统一起来,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更加重视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更加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能力和水平。

第三,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日益广泛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教育资源。要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有益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竞争力。要积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计划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第五,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重视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结构培养质量需求变化情况,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他们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着力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加强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完善绩效考核,发扬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力戒浮躁,形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良好氛围。

温家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节选)

(2010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改革发展

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中央的主要考虑是:第一,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第二,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第三,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第四,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三、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大学生数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还较低,从长远看我们还要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责。学校和教师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搞好教学和培养好学生上。教授要上讲坛给本科生上课。科学研究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要与教学和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同样重视,给予支持,鼓励各类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水平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于有崇高的办学理念,有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有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一旦涌现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就会出现一批又一批真正杰出的人才,整个国家就充满希望。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因为他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广博,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前瞻未来,能开风气之先,引领新潮流。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表现出全面的良好素质。究其原因,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的结合使他们想象力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而获得广泛的成就。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事业要兴旺发达,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因为他们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拥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显身手。要放手使用一批有前途、有能力的学校管理人才。大胆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学校校长的探索和试点,打破级别、资历等条条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献身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这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

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对外开放是优化我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举措。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始终面向世界。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扩大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规模,继续支持出国留学。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必须更加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

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

20102020年)

总体目标。到202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市)行列。

第二节 促进一圈两翼教育协调发展

12.发挥一小时经济圈教育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大学城和大学园区建设,打造重庆高等教育聚集区,为全市普及高等教育和建设西部教育高地提供支撑。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建设教育对外开放窗口。

第五节 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31.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升重庆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是建设西部教育高地和人力资源强市的基本要求。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以重点学科为引领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特色专业为主导稳步发展本科教育,以培养动手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高等学校布局,加强大学城“五个一体化”建设,推进区域中心城市高等学校布局,增设农林、艺术、体育、中医药等高等学校。制定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支持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形成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相互促进的高等学校结构体系。支持若干所大学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庆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信息监测预警机制。

32.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规划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及重点实验室,形成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市属高等学校列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积极推进国家级、市级特色专业建设,遴选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建立一批创新改革试验学校、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基地。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通识教育,深入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建立一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33.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鼓励高等学校积极开展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建设一批国际国内一流的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与研究基地。支持高等学校围绕支柱产业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开发。支持高等学校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应用型研究,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实际问题。支持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34.增强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立在渝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和结对扶持区县(自治县)发展长效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业和区县(自治县)共同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产学研示范园区、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高等学校以科技成果参股的形式参与企业服务,促进成果转化。建立高等学校服务农村发展机制,选派专家指导支持新农村建设。发挥高等学校人才优势,加强先进文化创新、创作和传播发扬。

第四章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第三节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46.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明确政府管理的职责与权限,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权利和责任,鼓励学校自主发展。依法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章程,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克服学校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各级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实行校长职级制。

47.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等学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使用和管理人才,自主确定内部人事分配管理办法,自主管理、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48.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高等学校校长遴选机制,探索通过公开选拔、直接选拔等方式择优聘任校长。完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和相制衡的机制。强化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权力,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发挥教授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实行年薪制,在职务晋升、工资待遇、优秀教学成果评比等方面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推进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第六节 扩大教育开放

56.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根据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需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重庆与其他省区市之间的教育交流,特别是扩大在西部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重庆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重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高重庆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57.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支持在渝高等学校引进世界知名大学来渝合作办学,创办中外合作大学和二级学院,鼓励开展学校间的课程合作、学分互认、合作培养等合作项目。吸引优秀留学人员来渝服务。提高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鼓励和支持重庆高等学校聘请国际知名学者、教授来渝讲学、合作科研、任教和担任管理职位。引进境外优质教材。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境内外专业培训和语言培训。

58.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教育,鼓励和支持重庆学校在国外建立和办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扩大重庆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实施“留学重庆计划”,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实施来渝留学生预备教育制度,加强外籍学生汉语言文学能力教育和巴渝人文社会教育,促进巴渝文化走向世界。增加高等学校进行外语授课的优势学科专业。支持重庆学校与国外学校进行教师、学生互派和其他人员的交流。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在海外培训和进修。完善和创新公派留学机制,做好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和监管。加强外籍人员子女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和提高重庆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化水平。

第五章 加大教育保障力度

第六节 实施教育重大工程

80.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与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到2012年,力争进入国家“211”工程、行业特色院校建设行列的普通高等院校3至5所。一级学科博士点5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市级重点学科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部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等。建成市级本科特色专业180个,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10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0门,市级精品课程400门,市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0门,市级规划教材1000种,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0个,示范性外语学习中心30个。建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0个,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0个,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30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5个。建立高校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50个、产学研示范园区10个,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9个。建立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基地5个,建成一批国家、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批国家、市级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数据库。建成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0个,高等院校创业孵化基地10个,区县创业孵化基地10个。

84.教育对外开放工程。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扩大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招生规模,全方位开展教育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到2012年,选派对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100人。在国外新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各3所,缔结新的中外友好学校25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40个。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5000人。引进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10个,海外优质职业教育课程20门。设立公派出国留学基金,每年选派500名优秀人才出国进修学习。

《重庆市西部教育高地行动计划》(节选)

(简称“139”行动计划:1大目标-普及化;3个阶段-2012、2015、2020年;9项工程)

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为动力,确立“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积极探索、重点突破、扎实推进”的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增加经费投入,以规模为基础、以质量为保证,培育优势、发展特色、打造品牌,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高水平成果,提供高层次服务,为重庆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科技贡献。行动步骤与目标任务是:2009-2012年,夯实基础,大力发展,到2012年在校生规模达到9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5%左右,形成西部教育高地框架;2013-2015年,升级提速,持续发展,到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10万,毛入学率达到45%左右,基本建成西部教育高地;2016-2020年,巩固提高,稳步发展,到202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20万,毛入学率达到50%,进入普及化阶段,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力争把重庆高校打造成为西部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成为西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支撑平台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国际高等教育学术交流中心

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着力实施九项重点工程

一、实施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工程

1.以思想解放、更新观念为先导,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陈旧理念,牢固树立高等教育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动力站”的作用观,“内涵建设、特色凝练、开放创新、和谐有序”的发展观,“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教育观,“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观,“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观,“依法治教、效益为先”的管理观。实现从学历教育能力教育、从塑造教育成长教育”的根本转变,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2.充分发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高等教育学会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职能,建立“重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研究课题项目库,设立课题研究基金,支持和鼓励全市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围绕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的内涵与标志;把高等教育作为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的突破口、拉动力量;高等教育在统筹城乡教育试验区建设中的地位作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对重庆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启示研究型、应用型以及研究与应用并重型高校的内涵建设标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等影响重庆高等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加强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4.牵头创办“中国西部高教”期刊,搭建“重庆高等教育高层论坛”,进一步提高重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和国内外影响能力。

二、实施高校布局优化和分类建设工程

5.根据重庆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重庆城市规划,围绕重庆“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布局,以“重庆大学城”为高校布局中心,加快重庆大学城、主城区及“两翼”的高校建设,使其各具优势特色,互为联动发展。

8.按照“区分层次、发挥优势、分类建设”的思路,形成研究型大学、研究与应用并重型大学、应用型学院、成人高校“协调发展、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相互促进”的高等学校结构体系。2020年,高校数量达到75所左右,其中,建设2-4所“研究型大学”;建设10所左右的市属研究与应用并重型大学”;建设60所左右的“应用型学院”,其中,建设20所左右承担应用技术本科人才的院校、40所左右承担应用技术专科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建设2-4所成人高校。

9.突出高校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形成高等学校分层分类发展的新格局。

“研究与应用并重型大学”以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开展留学生教育,力争拥有若干个全国一流的学科专业,努力建成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办学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

12.创造条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市属教研型大学列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市属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升格为大学;

三、实施高等教育水平提升工程

14.拓宽培养渠道。发展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增加专业学位举办单位和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单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达到当年研究生培养总数的40%左右,授予博士与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10以上,形成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规模互相补充、协调发展的格局。

15.制订相关政策,引导研究型大学、研究与应用并重型大学、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围绕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国际经贸、资源再生、绿色农业等新兴产业,按照“优化结构、择重扶持”的思路,加强学科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

四、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19.大力实施《重庆高校信息化发展与促进计划》。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校园区集中办学的优势,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政府投资为主,集中全市高校资源建设“重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实施“精品课程共享计划”,深入推进高校精品网络课程建设,促进课程体系的全面开放与共享。

20.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参与制订重庆高等学校类型标准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社会化的重庆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制度,健全重庆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五、实施高校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21.加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高校管理人员职员制”。制订《重庆高校校(院)长任职资格标准》,建立校(院)长资格准入制度,改革校(院)长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选拔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的优秀人才担任校(院)长,推进校(院)长职业化。营造教育家办学的环境,提高教育家的社会地位,为各高校涌现一批教育家和教育家校长提供宽松环境,大力推进教育家办学格局。

22.按照“理想坚定、结构合理、梯队优化、业务精湛”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到2020年,重庆高校师生比保持在116之内,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达7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20%;具有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5%;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70%。实施“战略科学家计划”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师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和学术大师、一批创新力强、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大力提升高校学科领军人才的学术竞争力。)积极构建重庆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到2020年,教育系统院士达到80人(含特聘)左右,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0人左右,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0人左右,长江学者人选30人左右,国家级教学名师50人左右,国家级、市级创新团队120个,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1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0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00人。

23.分类制定高校教师聘用条件标准,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增加教师数量,到2020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近6万人左右,从而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创新“柔性引进人才”机制与引智模式,加大国内外“双高”人才的引进力度,推进“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实施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管理人员海外“333”培训计划,以“双兼职”(企业人员到高校兼职,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促进“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24.大力实施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221”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计划和“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加大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等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的资助力度,加强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的绩效考核;建立健全优秀人才选拔储备体系,建立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的动态评价反馈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配合做好“重庆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和“百名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

25.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加高校教师二级岗的设岗比例设立特设岗位,为高校引进特需人才创造条件;改革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不断改善教师职称结构。

七、实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程

30.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扩大重庆高校对外开放力度,提高重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着力引进海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注重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集成创新;设立面向国际的科研项目,鼓励有实力的重庆高校同国际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共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共同研发高水平科技项目。

31.推动重庆高校与国内一流高校、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提高在渝重点高校教师出访、专家来访、博士生交流及留学生比例;扩大市属高校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规模。到2020年,在渝高校留学生规模达到在校生总数的1%以上;建设国际高校和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举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提高重庆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第十二章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建设开放平台,畅通开放通道,创新开放模式,构建区域协作新格局,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第一节统筹引进来走出去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提高安全高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准确把握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和全球产业发展新动向,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择优选资,努力提升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瞄准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完善便捷式服务体系,以人为本招商、以服务贸易招商、以区域特色招商,积极引进世界级大企业、大项目。充分发挥外资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引导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吸引外资企业在渝建立地区研发中心或分部,支持外资参与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努力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和区域,主动引入外资私募股权基金等多样化资本,积极争取和创新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积极探索面向国内市场的重庆“走出去”模式。把“走出去”作为比肩东部地区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以先进制造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办厂、兼并收购、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参与境外稀缺资源和能源开发,收购境外优质企业、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式“走出去”。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积极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拓宽境外工程承包渠道,扩大承包规模,完善外派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级外派劳务基地。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提高“走出去”服务能力,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防范各类风险。

第二节深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一般贸易,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创新和完善加工贸易模式,按照“整机+配套”、“制造+研发”、“生产+结算”模式,形成整机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加快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结算、物流等环节拓展,建成国家加工贸易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离岸与在岸并举,做好信息、软件、工程设计、咨询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会展、旅游、软件外包等国际服务贸易,打造国家服务外包基地、中西部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调整优化一般贸易,扩大高技术、机电、成套设备和名特优农产品等产品出口,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的产品出口,鼓励设立国际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进口结构,鼓励更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战略资源和环保节能产品。

第三节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大通道和保税(港)区

着力把重庆建成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和“走出去”的桥头堡。构建“一江两翼三洋”国际贸易大通道,畅通东向经上海至太平洋出海大通道,经兰渝快速铁路至阿拉山口通往大西洋的西北通道,经渝昆、滇缅铁路通往印度洋的西南通道。推动建设经上海、广州、深圳出海的铁海联运通道和经北部湾出海的陆路通道。开通并逐步增加欧美远程国际航线空中通道。加快建设电子口岸,开展口岸大通关,优化提升国际通行能力,努力建成内陆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

加快建设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打造内陆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开放门户,建成国家重要的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贸易集聚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依托长江水港和机场空港优势,突出口岸物流和中转贸易功能,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配送、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和制造业务。西永综合保税区,重点引进IT类企业入驻,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充分发挥海关电子全程监管、全程保税功能,实现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与西永综合保税区的无缝对接,逐步向自由贸易港转型。开放万州机场航空口岸,开放东港、长寿、涪陵、万州等水运口岸和团结村铁路口岸。

第四节构建区域协作新格局

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区域协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紧密联系,主动与沿海发达地区在优势产业、知名品牌等方面进行配套承接、协作联动、市场互通共享。务实推进与四川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川渝两地产业优势互补,经济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加强与贵州、陕西、新疆、湖南、湖北等中西部省市紧密合作,重点在资源合作、基础设施网络对接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发挥重庆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建设两岸经济合作先行示范区,成为台商聚集地。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地区、国际友好城市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第十四章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第二节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

统筹教育发展。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乡镇以公办幼儿园为主,区县城注重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主城坚持多种形式发展,积极扶持非营利民办幼儿园。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8%。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行中职免费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以重点学科和特色产业为引领,促进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积极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切实解决“大班额”和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统筹配置城乡教育经费,完善城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新增教育经费优先用于发展农村教育,落实农村学校建设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学生补助经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保持在4%以上。实现城乡师资的优化配置,普通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师资配置比例实行城乡统一标准,并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强教育城域网、校园网、校园数字化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和考核、评价制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招生考试制度和课程改革。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办学主体和教育投入多元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8项重大工程

4.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与质量提升工程。进入国家“211”工程、西部及行业特色学校建设行列的普通高等院校2—4所,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9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2个,市级重点学科18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部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市级人文科学研究基地45个,打造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

5.继续教育推进工程。20个市级继续教育示范培训基地,15个市级继续教育示范区县,400个市级示范性社区继续教育指导站,200所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50个高等学校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150个函授站点,重庆开放大学。

6.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前教育教师规范配置、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高中教师增量提质、中职教师“双师多能”建设、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及创新团队建设、名师名校长建设等六大计划。

7.“五个校园”建设工程。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建设工程。

8.教育对外开放工程。在国外新建一批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选派骨干教师进修学习,完善留学生政策,引进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海外优质教育课程,鼓励外国专家和优秀留学人员来渝教学和从事管理工作。

川外十二五规划

四川外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略规划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关键。由发展规划处牵头草拟的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已通过审定,基本定稿了。川外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总结过去五年的办学成绩和经验?未来五年的发展机遇有哪些?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到底是什么?未来五年学校要办些什么“大事”?如何保证办学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一一进行简要分析。

一、规划制定的依据

在法律和政策依据方面,四川外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依据除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重庆高校西部教育高地行动计划》外,还参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和重庆市出台的重要文件。同时参照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重庆市促进开放条例》等相关文件的精神。此外,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重庆市党政主要领导人的有关讲话精神也是本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同时参阅了学术界有关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理念,借鉴了兄弟院校的办学实践经验。

川外过去5年的办学经验以及过去60年的发展历史,川外目前的办学实际,即川外的校情,也是本规划制定的重要考量基础。

二、工作成绩与经验

对过去工作的回顾主要是为了梳理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奠基未来。

过去五年,学校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目标,圆满完成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逐步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等四大任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层次得以提升。这里有两件川外发展史上需要铭记的大事:一是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我校近60年的办学历史和成绩获得国家层次的肯定;二是2008年,我校并被增列为重庆市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使学校的办学层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学科专业布局渐趋完善,结构更加合理。构建起了“5+2”学科布局,即5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学科;2个二级学科:课程教学论和外国哲学。学科专业建设在过去5年有4个突破:一是外国语言文学被新增为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是2009年获得翻译硕士授权点,实现了专业学位硕士点实现零的突破;三是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四是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3、育才聚才成效明显,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过去5年,教师队伍建设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的成就,这从以下数据可以得到有力证明:5年来,学校专任教师数由445人增加到65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从160人增加到257人,博士由8人增加到106人!

4、科学研究取得新的进展,科研成果丰硕。有2个数字需要记住:一是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2006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使我校的省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数达到2个;二是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数量实现了飞跃:2006年以前,全校只有3项;2006—2010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其中2007年一年就获得7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校的科研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5、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教育国际化内涵更加丰富。这方面与过去相比有以下3个新动作:一是整合资源,成立了四川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拓展了学校创收的能力,提升了国际教育的竞争力;二是引进了4个境外机构,成立了重庆法语联盟、歌德语言中心、韩国又松大学川外韩语中心、俄语中心;三是设立了3个孔子学院:多哥洛美大学、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语言大学和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

6、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3个主要的改革动作:一是制定并完善了《四川外语学院章程》,使我校的办学有了自己的“根本大法”;二是对部分教学单位设置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英语语言文化系与英语系合并成立英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名为国际关系学院,在管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国际商学院,设立了专门承担公共外语教学任务的大学外语教学部,2006年4月在日语系基础上挂牌成立了东方语学院;三是2007年成立了负责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评建办公室,2008年成立了负责学校发展与规划任务的发展规划处,使学校的组织机构体系更加完善。

7、校园建设进展顺利,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这5年阶段性完成了两件大事情:一是建设完成西区大部分工程,东西校区初步融为一体;二是建设完成了教职工安居小苑一期工程574套住宅,改善了教职工的住房条件。

8、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升。5年来,通过全面深入地组织全校党员师生参加3次全国性的党建活动,有力了推进我校的党建活动,分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重庆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证明了我校师生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

过去5年的办学历程使我们积累了更多的办学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校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科学、合理、可行的发展战略进行指导,如:在学校发展战略上,必须坚持“以外为特”,继续打“外”字旗,围绕“外”字打造优势和凝练特色,不断丰富“外”的内涵,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必须坚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支持的新要求是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重要依据,走多科性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坚持“质量立校”战略,把提高质量贯穿办学全过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对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改革,使学校事业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三、挑战与机遇

未来5年,学校发展面临着有7个方面的主要挑战和困难:

(1)学校尚未形成鲜明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综合实力不够强。

(2)学校新学科、新专业建设有待加强,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紧密。主要是学科仍较单一,新办专业较薄弱,部分新办专业面临生存困难,新专业的设立必须考虑重庆、西南以及广大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

(3)在全球化背景下,适合学校国际化办学的路子尚需进一步探索。主要是国际化办学的形式较为单一,质量有待提升,规模有待扩大,办学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作为外语院校,在留学生规模、外教规模与质量、双语课程、教师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与自己的名称、地位不相称。

(4)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为数不多,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需大力培养。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我校目前还没有获得过国家级科研和教学奖项,更别说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5)内部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需着力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和方向推进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6)与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川外特色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尚未形成。主要是我校的科研主要是一种个体主义的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协作;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转化不够;除了哲学外,我校的几乎所有的一级学科都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但我校这些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都较弱,获得的横向课题少,与产业界的联系很少。今后要加强以外语的服务为突破口的学校产学研用联合的力度。

(7)筹措办学资金的渠道和手段单一,负债率较高。截止2011年4月30日,学校资产总额19.96亿元,负债总额9.1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5.69%,其中,银行贷款7.19亿元,债务负担较重。

虽然学校的发展尚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是,未来5年也是川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机遇总体上大于困难和挑战。要不畏困难,坚定信心,着眼未来,把握机遇。有4个层面的机遇:

(1)在国际层面上,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交往更加频繁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我校将与更多、水平更高的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我校蕴藏着巨大的国际化发展空间和潜能。

(2)在国家层面,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包括我校在内的所有高校都带来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而包括我校在内的外语院校则应当把握以下机遇:一是国家将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这对文科类高校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二是国家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使我校这样的学科较单一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有了“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机会;第三,国家将“扩大教育开放”,这使“以外为特”的川外拥有了更大的国际发展舞台。

(3)在地方层面上,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所独有的区位、体制和政策优势要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迫切需要一所涉外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外国语大学来为其提供独特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这是未来川外发展的最重要的区域发展机遇。具体来说,“扩大内陆开放”成为国家“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重要一环,“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被写入国家《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首次提出要把重庆建设为“国际大都市”,“314”总体部署正进入提速落实期,“五个重庆”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正被有力推动,科教兴渝、文化强市战略稳步实施,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尤其是西部外语教育高地建设也在向深水区推进,这些无疑都将为川外的发展带来独特的机遇。

(4)在学校层面,目前川外的校园面积是历史上最大的,教学条件是历史上最好的,办学规模是历史上最大的,办学层次是历史上最全的;办学水平和特色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承认,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扩大,学校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全校师生员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前所未有地高涨,全体川外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全所未有地被激发出来。川外处于历史上少有的人心最齐、校园最和谐、进取心最强、最有战斗力的时期。这是川外实现“提档升级”的重要基础。

四、战略定位

经过各方多次调查、研究、论证、讨论,确立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包含3方面内容:一是确立了发展指导思想,二是确定了办学定位,三是明确了要努力创建的办学特色。

1、指导思想:“1417”

1句话:“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4个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1个根本任务: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交流才能、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涉外人才。

7条路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建设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为重点,以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以培育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突破,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导向,以深入推进国际化发展为着力点,以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和民生为保障。

2、办学定位

(1)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到2015年,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特色体现在以“外”为龙头;教学研究型意味着教学是学校的首要职能,以本科生教学为主体,同时开展硕士、博士层次的教学;学科结构更加合理,达到“大学”的要求;科研作为学校的第二职能与教学相互促进。

(2)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稳步开展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中将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

(3)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国际视野、交流才能、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涉外人才。涵盖了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发展创新素养。

(4)学科专业定位:“保持和扩大以外国语言文学为龙头的文学学科专业的优势,推动教育学、哲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在文学门类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学校立项建设的博士点,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应当作为学科体系的龙头来建设,中国语言文学是要力争申报成功博士点,新闻传播学将作为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进行建设;按照是否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申报成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可能性大小,来推动教育学、哲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5)服务面向定位: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及对外交流,为国家对外开放作出新贡献。学校发展最大的战略机遇蕴藏在重庆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因此重庆是我校首要的服务面向;在此基础上,学校的服务要辐射到西南、西部和全国;在服务的领域上,地方和国家的对外交流与开放是重中之重。

3、办学特色

“国际导向,多元通用。”

本科教学评估时总结的办学特色为:“守责、求实、开放、包容”的川外精神;国际导向,实用为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交流才能”的高素质涉外人才。这是学校过去60年已经拥有的办学特色。新的办学特色是过去办学特色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正在建设和积累中的办学特色。

其中“国际导向”表明学校将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化水平,并以此作为统领其他发展的“导向”。

“多元”有多个含义:一是思想观念的多元,鼓励学术自由,允许不同的思想和主张碰撞交流;二是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多语种共存,多元文化背景的中外师生和谐共处;三是学科的多样化,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使学校的学术土壤更为厚重肥沃;四是人才培养的多元,主要是人才培养层次的多样化、课程的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在同一层次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培养有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五是科研的多元化:基础研究兼顾应用性研究,个人研究加团队研究,理论研究兼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研究与教学、产业、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研究;六是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学缘、地缘、学术背景不同的教师共处,年龄不同的教师互助互进。

“通用”主要是指人才培养。一是所培养的某一个层次的人才具有可以普遍使用的素质,也就是国际视野、交流才能、创新精神,这样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就会较高;二是我校培养的应用本科、普通本科、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博士等层次和类型的人才可以分为外语与非外语、精英型和大众型、应用型和创造型、技能型和知识型等类型,这些类型的人才都应具有一些普遍的素质,也即涉外素质,这是我校构建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三是课程的通用,即开发大量的通识课程。

五、主要任务及其保障措施

十二五规划将主要任务分为9项,分别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化办学、更名工作、改善民生和党的建设。为了使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可行性,分别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的量化指标,保障措施部分则提出了一些可以实施的计划或模式。学校第9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将今后5年的主要任务概括为6项:顺利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拓宽学科领域、提升学科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化解债务负担,争取完成学校更名,做民生实事。下面结合党代会报告、2011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一级博士授予单位验收和更名工作进行综合分析:

1、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是学校发展的龙头,是学校各项职能的载体,学科建设也直接关系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学科专业建设还关系到更名工作。

规划中提到的“完善学科布局”和“增强专业实力”直接的依据就在于《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大学设置标准关于“学科与专业”的规定:第一,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第二,称为大学的其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

根据这一规定,我校现有的学科专业涵盖了文学、教育学、哲学、管理学、法学和经济学6个学科门类,但只有文学、法学达到了本科专业覆盖3个以上一级学科的要求,其他4个学科门类没有一个达标,其中教育学和哲学各只有一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无本科专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尚无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分别只覆盖了1个和2个一级学科。这样来看,管理学通过申报新专业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达到标准的学科门类,但不利条件在于法学和管理学都没有硕士点,要直接申报成功一级学科硕士点难度很大,因为国家规定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的前提是必须有相关二级学科硕士点。根据这一规定,教育学和哲学具有一定条件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而且,教育学和哲学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也是学校博士点验收的需要,因为中国语言文学作为一级学科申报博士点之后,必须有相应的支撑学科,而作为支撑学科的条件是必须已经设有硕士点,这样,支撑学科就只能是教育学和哲学,但教育学和哲学都没有本科专业,这与更名的要求又是矛盾的。

由于有这个矛盾的存在,因此,规划中除了明确了“确保外国语言文学通过博士学位授权点验收,力争成功申报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只是笼统地提出“精心建设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哲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力争成功申报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就是想兼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和更名的要求,使有可能申报成功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一级学科都有公平的机会进行建设和争取,得到激励。此外,由于国家鼓励发展专业硕士教育,所以规划提出了新增6个专业硕士点的目标。

新专业的申报除了要兼顾更名的需要外,还要结合地方需求,因此,在学科专业的管理制度中,要建立发挥各方力量对新专业的调查论证的相关制度。

2、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规模上兼顾了现有基础、办学实力和发展需要。《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规定:“称为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我校将在校研究生的规模定在1500人,是考虑到国家将缩减学术型研究生规模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一趋势;继续教育学生数和国际预科生数(目前分别为618人和399人)作为学校增强筹资能力的重要途径都有较大的增加,皆为1000人,而留学生数考虑到现实基础增加不多,为300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要探索“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等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服务面向中强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研中构建有川外特色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等的直接体现。

在外语专业中,翻译人才培养的改革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这与学校成立翻译学院,将翻译硕士作为研究生部管办分离的试点等改革尝试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非外语专业中,提出了建立健全“一中心,两结合”的培养模式,同样强调涉外技能的培养。

全面提高“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线,学校目前正在探索的学分制改革、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等,都是围绕这一主线的。

人才培养部分提出了“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和“力争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的目标,因为《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规定“称为大学的学校应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和“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

3、师资队伍建设

在数量上,《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规定:“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生师比不高于18:1”;“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因此,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师资发展量化目标。根据未来的学生规模(博士生按50人计算),折合在校生数将达到15850,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按800人计算,生师比将达到19.8:1,高于18:1的标准。因此,教师总数800人是一个下限,应当超过。目前学校有正高职称教师92人,副高职称教师218人,共计3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51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更名的相应要求。

在规格上,规划强调了几点:一是“高端人才”的汇聚,以“双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学者”为代表。二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三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4、科学研究

《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规定:“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称为大学的学校还应达到以下标准: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因此,规划提出了5年内获得10~15项省级以上科研奖励,实现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零的突破的目标。

有川外特色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即依托川外以外为特的办学特色和涉外资源优势,积极研究、主动回应事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外国国情文化、国际经济、国际商贸、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传播、国际法律、WTO事务、内陆开放高地等课题的涉外智力支持,为科教兴渝、文化强市和重庆市扩大开放提供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涉外志愿服务,切实发挥思想库、智囊团和生力军的作用。

5、国际化办学

“国际导向”是我校未来要大力实施的发展战略。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是我校“提档升级”的重要标志。作为一所外语院校,坚定地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我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有几个着力点:

(1)提高外教队伍的质量。目前,我校共有外教56名,其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2名,占57%。去年,市财政拨给我校的外教数额为33名,大大低于我校实有外教数目。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向市财政争取更多的外教数额,另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提高高职称、高学历外教的比例。

(2)提高课程国际化的水平。一是引进高质量外文原版教材;二是提高非外语类专业双语授课的比重。

(3)参与和主持国际科研项目。

(4)扩大留学教育比例,提高质量。一是提高到国外学习学生的比例,2010年,我校公派留学47人,院校交流210人,共计257人,占当年全日制在校生(13411人)的比例为2%,5年内要争取提高到10%;二是提高来校留学生接受学历教育的比例。5年来,我校累计招收留学生220人,目前,共有在校长期留学生78名,其中学历生只有9名;开设了14个留学生本科专业和9个留学生硕士研究生专业,但只有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招收过本科留学生。

6、保障能力建设

(1)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努力化解债务负担,这需要多方面着手:一是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市级财政对学校办学的支持。二是参与重庆市重大建设项目,获取“竞争性专项资金”。三是拓宽办学资金筹措渠道,其中继续教育学院合并到国际教育学院就是学校整合资源,提高培训收入的一种改革尝试。

(2)制度保障: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出了四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我校规划根据这一精神从学校内部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四条:一是健全学校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四是建立健全资产、财务制度。

(3)条件与环境保障:办民生实事,建设“五个校园”。未来5年,学校将做若干件民生实事:稳步提高教职工和离退休同志的福利待遇;努力建设安居小苑二期工程;为教职工的住房、医疗、健身、就餐等提供保障。在校园建设方面,有几个需要指出的问题:第一,校舍面积。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为400866.28平方米。《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规定:“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30平方米以上。”按十二五期间在校全日制学生15000人计算,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26.7平方米,未来5年需要进一步扩大校舍建筑面积,以达到生均30平方米的标准。第二,专业实验室。过去5年,我校共建成各类专业实验室15个,其中外语语言实验中心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单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离更名规定的“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差距还较大。因此,未来5年,学校要举全校之力,争取建成至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第三,提高图书信息保障能力。《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规定: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100册。目前,我校有纸质图书约90万册,电子图书66万册,合计156万册,生均107册,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未来关键是要推进图书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试行总馆加分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4)组织与思想保障:党的建设的推进。一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实施“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计划”,深化理论研究。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施“班子能力提升计划”;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积极推动党内民主。四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五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发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发展规划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李克勇校长赴国际商学院调研“十二五”规划学习与落实

及其他工作

2011年5月25日上午10点,李克勇校长赴国际商学院调研“十二五”规划在院系的学习讨论和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其他工作。

陪同李校长一同调研的还有:人事处处长杨晓东、科研处处长廖巧云、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彭江和校办副主任张露丹。国际商学院院长杨柏、副院长李训、院长助理李江等人向李校长汇报了本院的发展定位、国际化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并与随行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黄雅婷通过短片的形式介绍了国际商学院院标的来历和内涵,从学生、师资、学科状况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国际商学院在国际化项目方面取得的成绩。

杨柏汇报了国际商学院的发展设想和思路。他说,国际商学院的发展定位是创新、特色和国际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特色是要培养具有复合特色的专业人才,如双学位等;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双语教学等方面。他也谈到商学院在教学、师资和科研方面遇到的问题,如何实行全外语授课,引进国内国外的优秀师资;提高年轻教师的科研水平;重视非外语专业教师的校级科研立项等。

李克勇校长在听取汇报后指出,国际商学院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和增长极之一,国际商学院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主动适应国际化要求和社会需求,发展迅速。希望国际商学院再接再厉,争取更多进步。他同时希望,作为学校决策咨询和辅助顶层设计的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所),要加强与院系和部门的联系,多多了解和掌握国情、市情、校情,避免闭门造车;要创设平台,通过院长(系主任)论坛、内部刊物、网站等形式加强校内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交流、学习和研讨风气,达到展示成就、加强交流和激励教师的效果。

廖巧云、杨晓东、彭江、张露丹等人也谈了各自对学校发展战略、院系发展与规划的理解和工作体会,表达了与各教学单位和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协作的态度,表示一定会对各单位的科学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发展规划处 高等教育研究所)

院校资讯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冯俊 孙静

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制订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背景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是一所以研究为主的世界著名大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立法机构颁布了一项新的大学法案,计划建立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于1910年选定校址并于1914年破土动工,但该建设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迫中止。1922年,UBC的学生因无法继续忍受过于拥挤的环境而上街示威游行,目的是迫使当时的省政府完成PointGrey校区的建设从而建立一所新的UBC大学,这一运动被称为GreatTrek。

新世纪的UBC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于1998年制订了第一份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TREK 2000),把自己的目标明确为成为加拿大的最佳学府。六年后,UBC把自己的目标提升为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即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全球性的大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UBC于2004年3月制订了TREK2010,以适应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其任务

目标:UBC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将她的学生培养成为杰出的地球公民,提升文明和可持续性社会的价值,追求科学研究创新的卓越性,为不列颠、加拿大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造福。

任务:UBC努力为她的学生、教职员工提供尽可能好的学习、研究的资源和条件,并创造一种优越、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她将同政府、工商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和大众社区合作创造新的知识,帮助她的学生为未来的职业作好准备,并通过研究来提高生活质量。UBC的目标是使每一位毕业生都具有强大的逻辑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拥有卓越的研究和沟通技能。成为知识丰富、头脑灵活和锐意革新的年轻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员,认同多样性,并参与社会和社区的工作,成为积极变革的推动者。同时履行他们作为地球公民的义务,为所有的人都能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三、实现目标的具体战略措施

具体的战略措施共包括五部分,在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化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1.人

UBC充分认识到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很重视她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她致力于让所有成绩优异却不具经济能力的学生都能进入UBC学习。同时雇用优秀的教职员工并努力营造一种尊重差异,鼓励多样性的平等氛围,以保证所有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1.1重新审视招生政策,确保国内优秀学生能够进入UBC学习

UBC认为学费不应成为入学障碍,在政府和个人的帮助下,加强优秀学生的奖学金支持,为需要资金援助的顶尖学生提供助学金支持,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1.2根据教学和科研目标,吸引并留住优秀的教职工,完善教职工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据预测,到2005年,将有超过45%的教师和30%的职工退休。因此,师资重建计划成为一件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这种大调整需要一项战略性的,且管理有效的保留人才计划。教职工的雇佣、留任、晋职、工资水平、离职政策、功绩评定等都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保持一致,考虑平等和绩效问题,给予他们灵活的时间安排和充分的个人成长空间,满足职工的在职学习要求。对教学突出、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文明发展的人员给予奖励。并改善认可和评价机制,认同一些外延拓展活动的价值,包括他们所做的社会工作,激发他们有更多的工作投入,更强的责任感,同时应招募多种族的教职工,以回应学生多样性的发展。

1.3制订计划吸引并留住非本土学生

UBC要想招收到优秀的学生就必须在招募新生方面比其他学校更具创新性,确保招收标准能够吸引学生。UBC将继续招收第一世界的学生进入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

1.4为UBC的成员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

为了实现目标,UBC需要一流的设施和服务。因此,她致力于更新和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使校园更具吸引力,更适宜工作、生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安全、整洁、适宜居住、有友好的氛围。同时,扩大学生的居住和社交空间,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2.教学

利用独特的社会、文化、科研环境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给学生提供一种对智力有挑战性的教育和一种学习的氛围。激励他们通过国际性的,互动的,各学科交叉进行的教学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学生成为21世纪有责任感的公民作好准备,并实现个人的目标。

2.1通过课程设置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增设新的课程,扩充现有课程或提高毕业标准,确保UBC的学生能够有更强的全球性的公民责任意识,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学生从课程中了解更多第一世界的文化和历史。

2.2重新审视教学方法,包括课程进程和大学本科的教学计划

鼓励教师继续革新教学方法。本科教学以研究和经验教学为主,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经验。缩小班级规模,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地参与。发展新技术以满足不同情境下教学和指导的需要。

2.3确保所有的学术项目都能达到最高标准,为学生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提供尽可能最佳的学习体验。

UBC将对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定期进行评定以确保维持优秀标准。确保所有一年级学生通过选修这一形式,有机会聆听高级教师的教诲,并和高级研究者一起做实验。发展新项目帮助新教师和研究生增强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沟通能力。给学生提供一种跨学科或职业交叉的学习经历,有机会学习其他学科的课程,参加其他学科或专业的研究,了解各门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尽可能提供工作体验,把知识学习与未来职业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为将来工作做好准备。

3.研究

UBC鼓励原创性研究和学术成果,以造福社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UBC遵守最高的道德标准,奉行学术自由,在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公开探寻知识,从而增强研究能力,提高研究绩效,加快科技转化,努力成为加拿大顶尖研究型大学和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之一。

3.1从各个方面出发支持杰出研究的开展

通过资金援助,改善基础设施,增强认可度,继续使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保持领先水平。树立群体合作观念,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资源。同时,丰富图书馆的资源,以更好地支持研究工作。

3.2鼓励本地、地区及国际合作和交流

与当地和本地区的社区在双方都感兴趣的领域,如可持续发展、医疗、交通、人口迁移、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进行合作,并积极寻求机会与国际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开展访问学者项目,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非本土研究者进入UBC。

3.3吸引并留住研究生

增强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制订策略招收在各个专业表现出色的博士生,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从5:1变为4:1。

3.4吸引来自各方面的资金,支持研究的开展高质量的研究需要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资金来源包括加拿大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NSERC)、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SSHRC)等。UBC的目标是制订计划从联邦政府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并说服省政府加大参与力度,同时积极寻求个人资助。

3.5确保公众充分了解UBC的研究进展,增强公众的认知度

为了保证公众继续支持研究,UBC决定将研究成果定期公布于众,并大力宣传投资于科研所带来的益处。

4.社会服务

UBC致力于促进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及加拿大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它将与其他教育机构、工商业、政府等合作,促进教学和研究的发展,加快知识转化。

4.1创造更多的机会让社区参与UBC的事务并与其合作

大学将与社区联合起来,在所有可能合作的领域诸如当地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通力合作,开展社区服务学习项目,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为学校课程学习的有益的补充。计划参加该项目的学生人数将不少于10%。制订计划使教职员工有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同时,设立“社区参与意识周”,与“研究意识周”相类似,对教职员工及学生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认可。

4.2鼓励UBC与外部社区进行深入联系

开发一些途径,使社区能够享受更多UBC所提供的学术、文化与娱乐服务。在省内其他地方设立诸如学习交流这样的外联中心,独立运作或与其他中等后教育机构合作。同时使UBC的资源能够为公开讲演或会议所用。

4.3加强UBC与原著民的合作

通过新开展的有学分和无学分项目,吸引原著民(加拿大印第安人)的人员进入UBC与UBC一起分享他们的传统文化。研发恰当的对外项目来满足对外交流时学习,社会和娱乐的需求,并积极寻求途径加强UBC与原著民的联系。

4.4发挥UBC毕业生的优势和专长

邀请一些毕业生在社区服务、职业咨询等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并鼓励他们与政府和发展办公室紧密联系,谋划资金筹集策略,支持学校发展。

4.5通过咨询与合作,建立大学、大学城与外部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

建立大学城作为持续发展社区的典范,并与PointGrey校区和外部社区定期磋商,讨论“官方社区计划”和大学城的进展情况。

5.国际化

一个学习型的网络正在世界各地和全球化的环境中延伸,UBC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凡是有利于加强不列颠哥伦比亚乃至加拿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联系的教育、学习和研究活动,UBC一律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为了以一个活跃分子的形象融入21世纪的社会,UBC采取了种种措施。如培养未来公民建立全球化的思维方式,推进国际奖学金和研究项目的开展等等。

5.1通过学位项目、公众会议等加强全球意识

UBC尽可能把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包含在教学内容中,确保学生在他们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关注全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每年定期召开全球公民会议以加强全球意识。

5.2增加出国学习的机会,鼓励更多的加拿大学生出国深造,使校园更加国际化,同时增加教职员工与外界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将更多的国际项目引入校园。

UBC认为,送加拿大学生出国是发展跨文化交流,增进国际了解的重要步骤,为将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合作奠定基础,UBC还将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大学及机构的联系,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5.3扩大UBC的国际化趋势

继续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计划招生人数约占本科生的15%。同时建立更多的外国学生居住区。

四、启示及思考

第一,高等院校应明确自己的办学目的和发展战略,定期地制订和修订自己的发展规划,把发展规划的制订和修订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开展。应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办学模式、方向和科学研究内容,从而适应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办学目标。如UBC为了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每六年修订一次战略规划。

第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投入力度,坚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但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是指吸引并留住最优秀的教师,而且还应包括吸引并留住最优秀的学生。只有同时拥有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生源,才能实现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同时,应努力为师生营建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以保证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UBC充分认识到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不仅重视教师的选拔、培养、使用和保护,而且重视吸纳优秀学生进入UBC学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在教学改革上应重视学科的交叉性,给学生提供跨学科或职业交叉的学习经历,从而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还应注重师生的互动性,视野的国际性和社会的参与性。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全球性公民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第四,高校要牢固树立为当地服务的思想,要把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解决当地社会所急需解决和长期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让社会及时、充分地了解学校的科研进展,感受到学校的存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直接推动作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社会更加关注学校,接受并支持学校的办学使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科研成果的社会认知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经费支持,从而扩宽学校的资金来源,增加学校的财政收入,改善学校的财政状况。

第五,应鼓励学生与社区紧密联系并实现良性互动。UBC在这方面给我国高等院校做出了表率。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可以作为志愿者为社区服务。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对社区的发展更好地做出贡献。社区可以享受学校提供的学术、文化和娱乐设施,并增强对学校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实现学校和社区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第六,应给“国际化”以突出的地位,国际化是大势所趋。UBC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中时时表现出国际性视野,这也是当今世界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国际化”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学生、师资来源上的国际化,教学的国际性视野,还包括科研的国际化合作,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大学及教育机构的联系,开展学位项目国际合作,召开国际会议,送教师和学生出国深造等,从而增加师生与外界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发展跨文化交流,促进大学的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第5期)

北京外国大学召开十二五和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

6月30日上午,我校在外研社九层会议室召开“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对“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文泽,副书记姜绪范,副校长金莉、彭龙等校领导出席会议。各院系部处、直属单位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曹文泽副书记主持。

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处处长杨建国介绍了《“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强调了学校“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根据方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将分前期准备与调研、文本起草与研究论证、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审议与定稿汇编四个阶段依次进行,预计至2011年5月底完成。

研究生处处长陶家俊以《科学规划学科发展,向一流大学迈进》为题,从学科的界定及中国学科的设置体例、北外目前的学科布局及兄弟院校的对比、我校相关一级学科目前在全国排名情况、“十二五”和中长期学科发展报告的框架及撰写方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陈雨露校长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学校“十二五”和中长期规划要以培养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为重要目标,着重围绕学科建设和校园建设两大核心工作展开。

陈校长从认识北外事业发展的定位、把握北外的发展规模、思考北外事业发展的增长点、做“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校园建设、做好管理和资源保障工作、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发展点等七个方面对“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作出重要部署。陈校长特别强调,学科建设方面,要不断优化英语、非通用语、非语言学科三大学科群的结构,对于传统优势学科要居安思危,尤其是要紧跟国家战略需要,深化非通用语战略人才的培养;要高度凝练学校本科语言教学的特色模式,不断健全“高原人才”培养体系,把研究生教育作为新的增长点,打造“山峰人才”培养平台和项目。科学研究方面,要坚持“学术强校”战略,逐步提升科研考核、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的标准,打造优秀的、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随后,杨学义书记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校“十二五”和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成果的实质体现,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内层发展、特色发展的现实需要。编制过程中要以“审视过去、分析现在、凝聚任务、谋划未来”为思路,凝聚全校师生、专家学者的智慧。

杨书记对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坚持“集中动员、分层部署、扎实推进、彰显成效”的方针,切实重视起来,把本次规划工作作为中心工作的一部分进行贯彻落实。二是要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深入学习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切入点,突出重点,增加亮点,增强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三是要通过深入调研、搜集信息等途径认真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和不足。杨书记强调,编制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促进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有机结合;要处理好高峰和平原的关系,既要有所侧重,又要均衡发展;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占制高点;要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共同促成规划工作顺利完成。

最后,曹文泽副书记要求各单位抓紧落实会议精神和会议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建制,深入调研、求真务实,按照《“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编制工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雨露校长:

十二五规划要着眼于六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学校的战略目标。今年是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的第一年。“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应充分体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发展理念。2020年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在这个战略之下,弄清楚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的定义,明确它的内涵和标志,切实体现学校的“外、特、精”办学理念。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北外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由原来的单纯外语人才战略升级为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人才。

3.明确学校发展步骤。学校未来的发展步骤是“五年探索、五年腾飞”,要分两个阶段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4.明确学校发展思路。学校的发展思路是教学立校、学术强校、人才兴校。

5.打造“高原山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6.体现“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学校提出“一体两翼”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即以学科建设为主体,以校园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为两翼,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教授座谈会研讨十二五规划

11月26日下午,校学科办举行教授座谈会,就编制上外“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时期我校的办学思路等,听取教授们的意见建议。副校长、校学科办主任张曙光教授出席并讲话。

座谈会上,与会教授对《上外“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所体现的科学性、前瞻性予以充分肯定,并围绕“十二五”规划中的具体条款建言献策,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第一,在人才培养上,要继续加大对本科生的培养力度,加强学科间的交融,注重学科整体建设,加快不同院系的合作交流。第二,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探索更科学的教师测评体系和教学质量标准。要加快从海内外引进顶尖人才的步子,使引进顶尖人才总量偏少的局面得到明显改观;在相关政策制定上要有所预见性和灵活性。第三,加大对学校软件建设的力度,如扩充图书馆文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及各类信息应用系统等,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创造先进的软环境。第四,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通识教育,采取有效举措,使优秀学生更加优秀,使绝大多数上外学生成为高中端国际化人才;要继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讨论中,谈及近来由北大、清华以及同济等名校推出、旨在扩大自主招生权的所谓“北约”、“华约”和“同盟”时,与会教授们提议,我校应对此予以密切关注并相应采取有效对策。与会教授们认为,确保“十二五”时期的“高水平”办学质量,一个重要的抓手是确保生源的优质。优秀生源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声誉的保障。

在听取了与会教授们就“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意见建议后,张曙光副校长就如何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大讨论,让制定的规划更管用,从五个方面作了总结性发言:

第一,“十二五”规划需要反复讨论,只有经过全校上下各方的充分讨论和集思广益,制定出来才是切实可行的。从学科发展来看,规划是学科发展的抓手,既是一个顶层设计,也是一个施工图;从宏观层面来看,规划是学校对社会的教育承诺。这就要求我们的规划不仅应包括抽象的理念、宏伟的目标,而且要有具体的指标、明确的措施,这样的规划才便于实施,并在实施中达成这些理念与目标。因此,在制定规划或讨论规划时,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而应更多地涉及“形而下”的方面。通过有效的调研和仔细的分析,弄清可以支撑规划目标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目标和措施。这样的规划可谓“形神兼备”,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规划要科学。这个理念要体现深刻性、科学性、新颖性,所以规划从理念的角度来看,总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且也是反映学校水平的标志。规划要对学校今后的发展进行整体思考和总体部署,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要重点突出,要画龙点睛。不是说全校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等量齐观,齐头并进,依然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多为有所少为,要重点突出。

第三,制定“十二五”规划不能浮躁,要沉下心;心要热、头要冷、步子要稳、胆子要大,既要有美好的愿望,又要实事求是。制定规划也要考虑到技术评估。因为评估对学校制定实施发展规划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评估对学校首先是检查,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规划,使规划变得更理性而不是很盲目,评估是诊断也是总结,要对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失误或“短板”进行反思,把经验变成学校发展的制度,把失败变成教训。

第四,规划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搞出一个有模有样的规划也许并不太难,难的是搞出一部真正管用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规划。从本质上讲,制定规划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考量和设计的过程。如果我们对基本依据认识不清,对资源条件考量不够,对目标方案设计不准,制定出来的规划就不可能是管用的。因此,要让制定的规划更管用,需要在制定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第五,“十二五”规划也要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需要调整。在当前和今后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必须经常反思,反思前面规划出现的情况,然后再根据现在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规划不能一成不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调整,这才是科学的。所以我们既要以规划为主要的导向和依据,又要动态地进行调整。

大连外国语学院召开系列座谈会征求对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学院于12月27日—1月7日组织召开了四场座谈会,分别征求了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及民主党派人士对《大连外国语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来自各院系书记及教学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民主党派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柳振万、院长孙玉华、党委副书记李宝章、副院长朱公巍、院长助理杨俊峰出席会议。会议由院长助理徐浩特主持。

座谈会上,院长助理徐浩特对“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写思路、主要框架以及形成过程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与会代表就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大家一致认为,《规划》对我院“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确定的“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任务等令人振奋,鼓舞人心。同时,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大家就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学文化建设、校园基本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

党委书记柳振万和院长孙玉华对各位代表的踊跃发言表示感谢,认为大家提出的见解很有针对性、代表性,希望规划起草小组在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中认真吸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分别做了重要讲话。

柳书记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院未来发展的依据,在准确分析学院发展面临的任务和形势的基础上,要放眼未来,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引领性。柳书记指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是事关全体师生员工利益的大事,要举全院之力共同完成。他号召大家认真阅读“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积极献言献策,共同关注和参与学院的发展。柳书记要求在编制规划时要做到宏观指导与微观操作兼顾,总体目标与具体措施协调配合,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各方面建议,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孙院长指出,目前正值编制规划的攻坚阶段,大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克服困难,统筹兼顾,积极推进规划的编制工作。孙院长指出,在规划编制中要立足学院的办学实际,认真审视学院的办学历史,确定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确保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孙院长重点强调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对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全院上下从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促进学院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研讨会隆重开幕

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学校中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明确总体目标,创新发展思路,确立战略重点、提出战略举措,8月25日上午,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逸夫楼报告厅隆重开幕。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系主任、校内专家、教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校党委书记李虹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修刚校长做了《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推动学校事业跨上新台阶》的专题报告。修校长在报告中简要总结了“十一五”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了“十二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十二五”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十二个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高度重视、确保质量;二、突出重点、全面发展;三、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四、确保进度、注意衔接。

随后,党委副书记王志平做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报告,就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框架草案进行了简要说明。

开幕式后,与会的中层干部、系主任、校内专家、教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等将依据“十二五”发展规划框架草案进行分组讨论。

理论文章

战略规划:高等学校发展的关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蔡克勇

在现代社会里,制订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自身实际的战略规划,对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陈至立同志在2002年教育部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曾强调指出:“时代要求大学校长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善于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善于协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善于动员和配置各种资源。”周济同志到教育部工作后,在各种场合的多次讲话中,也反复要求各学校要关注“两大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建设这样的学校”;要制订“三个规划”:“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

一、正确的战略规划能够推动学校“起飞”

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是科学管理的首要职能。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回答三个问题:“学校现在怎么样?”“学校是怎样发展过来的?”“学校要发展到哪里去?”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目的就在于:使学校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沿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方向发展,并且能够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说到底,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之道。有人曾从管理科学的角度列出这样一个公式:管理效能=发展目标X工作效率。也就是说,目标正确与否,对学校的发展来讲是决定性的因素。回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世界上那些发展成为一流的学校,都得益于有一个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战略和规划。

“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战略思想,使洪堡大学成为当时高等学校的楷模。近代大学产生之后,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人们都认为大学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到了l9世纪初,科学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当时出任普鲁士教育部长的威廉·冯·洪堡,站在时代的潮头,感受到了新的历史时期对高等学校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教学同科学研究相统一”的战略思想,并按照这个思想于1810年创办了洪堡大学,即柏林大学。这个战略思想也成了德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并逐渐影响到全世界。

办学模式的转变,改变哈佛大学的命运。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1638年开学时只有几名学生。主要任务是培训传教士。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至美国独立年前的1775年也只有40名毕业生。1869年埃利奥特就任校长。他是一位化学家,学术成就不高,但有战略眼光,高瞻远瞩,行政能力极强。他观察当时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正在从一个松懈的农村组织,向城市化和工业化方向转变。他准确把握了美国社会的这一转型时期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以德国洪堡大学为模式,将哈佛大学的重心实行“两个转移”:即由宗教性的学科,转移到非宗教性的,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从大学本科教育,转移到研究院教育,并于1872年建立研究生部。他鼓励进行开放性的创新研究,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未来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领导人物。埃利奥特的这一办学模式的战略转变,虽然遭到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但却得到波士顿富商的大力支持和竭诚捐助,使其转型改革得以实施。40年后埃利奥特从校长岗位上退休时,哈佛的教授从50多人增至6OO多人,哈佛大学成为美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而他也成为美国教育界的领袖。

“威斯康星思想”使威斯康星大学成为一流大学。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里斯·范海斯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即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案),被称为是使威斯康星大学由一所普通的赠地学院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秘密武器”。所谓“威斯康星思想”,其实质就是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和规划,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帮助州政府,包括起草法律,提供咨询,在政府里兼职,请官员担任教授,等等;二是帮助本州公民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把整个州作为大学校园。范海斯校长的名言是:“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更好的教授。”人们评论说:威斯康星大学对于农民来说就像猪圈和农舍一样近在咫尺;对于工人来说,就像他们的工会大厅一样可以随时出入;对于制造商来说,大学的实验室随时为其开放。威斯康星大学成了“任何人可以学习任何东西的地方。”威斯康星大学对于本州人民的作用就如同人的头脑对人的手、脚和眼的作用。在威斯康星大学的帮助下,威斯康星的经济特别是农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美国的“牛奶场”。与此同时,学校也获得迅速发展,如畜牧学科、生物学科、细菌学科等都达到美国甚至世界的先进水平。威斯康星大学的这项战略改革,是同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等学校扩展职能——为社会服务的要求是相一致的。这是范海斯校长远见卓识的表现。

“三个发展战略”使麻省理工学院跻身于世界一流。创建于1861年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都是一所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技术学院。它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大学,主要得益于三位校长根据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分别制订了三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规划。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开始萧条,麻省理工学院也陷入危机,以至哈佛大学又重提兼并之事。这时,物理学家康普顿接任院长。康普顿是研究电子学的,认识到科学越发达,科学和工程就日益一体化。工程师不能只为当前服务,还必须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要求。为此,培养的人才要掌握现代科学基础。于是,决定建立同建筑学院、工学院具有同等地位的理学院,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等基础学科的建设,后来又设立了研究院,使该校成为理工结合的研究性大学。这一战略决策为麻省理工学院后来承担研制雷达等高新军事技术奠定了基础,这也是麻省理工学院“起飞”的关键。正如康普顿院长在1945年年度报告中所说:“在五年大战期间,学院根据战时合同的规定花的钱,相当于过去80年的正常办学开支。”“二战”结束后,根据战争推动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的新形势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于1947年由副院长基利安领导制订新的战略规划,经过将近两年的研究,提出了要培养人们能从“两个焦点”(即自然科学焦点和人文社会科学焦点)看事物的办学理念。1948年秋,基利安接替康普顿就任院长,开始实施这个报告,决定创办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使麻省理工学院成为理工科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楷模。已经极负盛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到了20世纪80年代,又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大工程教育”的新概念,变革教育思想,实施“工程集成教学,培养具有集成知识、系统方法和工程实践的人才”,带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进人一个新的阶段。

斯坦福大学的起飞得益于创办科技园区。直到20世纪40年代,斯坦福大学仍然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而40年代末50年代初,富于想象力的井雷德里克·土库曼,根据了刚刚兴起的科学技术与产业一体化的趋势,相继提出:现代工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是人而不是物;高技术、创业精神和技术创新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大学应当成为研究与发展的中心,而不是学术的象牙塔;主张那些智力与技术密集的现代工业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智力密集的优势,紧靠大学建立科学园区。正是根据这种战略思想,土库曼于1951年领导创办了闻名于世的硅谷科技园区。正如有人所说:斯坦福带动了硅谷电子工业的起飞,而硅谷造就了斯坦福大学的辉煌。

打造世界顶尖商学院的经验:跟踪CEO想法。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原来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康纳德·杰克布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任院长后,提出“及时了解CEO的想法,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的战略思想。为了实现这两个“及时”,他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把学员(大多是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当顾客来服务,用最快的速度提供最新最有用的知识;最早倡导“合作学习”,让不同学科的学生在一起分析问题,共同学习;营造科研教学氛围,吸引刚毕业的优秀博士生,让他们承担最重要的课程,给他们发展空间,形成良好的群体;加强社会调查和实践,让学员及时了解CEO的想法。这些战略措施的实行,使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近年来常常名列哈佛大学管理学院之前。

北京大学并非我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学府。它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蔡元培校长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并根据这个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改革的战略举措,例如:加强学科之间的关系,强调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引导学生去研究学术,等等。这些思想和举措,与正在兴起的民主革命,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两大旗帜的时代潮流,是相适应的。当时已是北大著名教授的胡适,后来继任北大校长,也基本上沿袭了蔡元培的办学理念,使北大得以继续发展。

清华大学从一所出国留学预备学校发展成为著名的大学,也是得益于几位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梅贻琦当校长时,提出并实施了“聘请大师”、“中西交汇”的发展战略。蒋南翔任校长期间,提出并实现“真刀真枪作设计”、“在战斗中成长”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战略,培养了一批社会精英。王大中任校长期间,使清华大学实现了工、理、文、艺术和医科的大综合,为清华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二十多年来,一些原来基础差不多的学校,后来差距被拉大了。究其根本原因,大都在于领导者是否根据经济社会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本校的条件,制订出一个既切合实际又鼓舞人心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二、推动学校起飞之战略规划的启示

总结上述学校成功的发展范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是制订战略规划要多些宏观的思维。

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一定社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前者既要适应后者的要求,又要受它的制约。一句话,社会的状况是教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上述那些大学的发展历程,都有若干个“起飞点”。这个“起飞点”就是制订并实施了符合当时“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那么,21世纪的“教育生态”是怎么样的呢?1998年,曾任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三位总统的美联储主常,外号“经济总统”的格林斯潘应邀在华盛顿对高等学校领导人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提出2l世纪有三大力量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知识爆炸、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市场。他还特别阐述了“概念经济”(即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一个国家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的智力强弱、读写能力、创造力和设计创新能力所决定,而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所占的比例已经变小。格林斯潘的这些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美国教育委员会主席专门撰文具体阐述上述这些因素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

对于我国教育来讲,除上述因素之外,还要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我国主要国情是什么?其一,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70%以上。其二,我国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地域差异非常之大。其三,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四,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这就是我国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国内外生态环境。我们的教育必须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因此,我们每一所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时都必须以宏观思维、国际视野,把学校放在大的宏观背景中进行分析、考察:要从国内外和本地区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分析、思考问题,避免就教育论教育的局限;要从教育的全局看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注意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要从高等教育的全局去思考、分析本校的实际,着重解决好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和教学过程的特点等问题,使自己的学校真正办出区别于同类学校的特色。

二是制订战略规划要有前瞻意识,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的不断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职能的扩展,模式的转变,质量的提高。社会发展的速度是不断加快的,而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周期都较长,这却是教育的特点。

上述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决定了学校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必须具有前瞻意识,不仅要看到“今天”还要看到“明天”、“后天”;要高瞻远瞩,洞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这样说,战略规划能否与发展趋势相适应,是决定其成败、兴衰的关键。洪堡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符合了科学技术正在成为生产力的趋势;范海斯提出“为州发展服务”,符合了大学正在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的趋势;康普顿创办理学院,基利安创办人文社会科学院体现了理工结合、文理交叉的科学技术走向综合化的趋势,……这都正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是制订战略规划要有点敢闯敢冒的精神。

任何具有前瞻意识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都是突破常规,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的,因而必然要受到习惯势力的抵制和反对,其或明或暗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埃利奥特将哈佛大学百来年以宗教为中心,以培养传教士为宗旨的传统,转变到以科学为重心,以培养工业化人才为宗旨的过程,就曾经遭到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土库曼创办科技园区的举措,也曾被讥讽为“狂人的幻想”。哈佛大学20世纪70年代提出“核心课程”改革时,曾有部分学生游行示威进行反对。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造,也是在巨大的压力下进行的。这就是说,没有一点敢闯、敢冒的精神,既不可能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更不可能坚持不懈地付之实施。正所谓“幸福之花只为勇士而开!”

四是制订战略规划要发挥集体智慧,要借助外脑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培养的人才,科学研究的成果,社会服务的对象,与社会各个子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要使其为之服务,又要受到种种制约。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它的发展维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因此,制订一个好的学校发展战略,既要考虑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因素,又要考虑人的发展及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因素;既要分析全球性的因素,又要分析国家、地区发展的因素。高等学校是多学科汇聚的地方,各学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因此,在选择重点发展某种学科时,必需要考虑它对其他学科的带动作用,以及相关学科对它的支持等等。要厘清如此众多因素的复杂关系,符合实际的确定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举措、战略步骤,绝非由校长一个人拍脑袋能拍出来的。校长要靠集体智慧,要善于借助“外脑”要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和论证。

麻省理工学院于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培养人能用“两个焦点”看事物的办学思想,是在基利安副院长的领导下,以刘易斯教授为首的专家小组,经过1947~1948年将近两年的调查研究的成果,这个研究报告就叫“刘易斯报告”。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工程教育”概念,也是由17门学科的顶尖教授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曾被美国媒体称为“震动全国学术大厅”、并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又称《核心课程报告》),是在博克校长1971年上任后,组织了由罗索夫斯基院长领导的强大的研究队伍,分为七个工作组开展工作,经过八九年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于1979年才最后得以通过的。

三、战略规划的核心是创办特色

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在于把学校创办出自己的特色。促使上述一流大学“起飞”的战略规划,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是开创性,当然也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在知识经济社会,高等学校能否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更是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美国《外交政策》2000年夏季号曾发表一篇名为《给新时代定名》的文章。为什么要给我们这个新时代定名呢?文章说是由于“生产过剩的结果”。那么应该定个什么名呢?文章说应该叫“与众不同”的时代,并且指出:“与众不同——公司和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一个产品对公司特点的体现与它的质量同等重要”。所谓“与众不同”,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就是质量,就是水平,我们还必须看到,与生产过剩同时出现的是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种社会需求的特征,使得竞争的焦点集中于谁能满足社会的个性化需求,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个性化需求。这是竞争取胜的法则,是现代社会的成功之道。

香港凤凰卫视的成功,靠的就是给观众“另类选择”,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的特色。总裁刘长乐凭他多年经商的经验,提出新的办台战略:凤凰卫视的办台方向是“拾遗补漏”,为观众提供“另类选择”,不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大台在竞争上发生正面冲突。比如新闻节目定位为《时事直通车》,就是不去做面面俱到的报道,而是做“点”的报道,这样就不用背上“有闻必报”的包袱,做到“大事不漏,重点突出,分寸适度”。当大事发生时,我在场。正是由于提供了这种“另类选择”,因而赢得了受众。在电视台林立的香港,后来者的凤凰卫视获得成功的事例揭示一个普遍真理:给社会提供有特色的、能满足某种个性化需求,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供大于求。但是,学生和社会对学校的选择的空间是越来越大了。学校之间为争夺生源、争夺客户的竞争正呈日益激烈之势,有的学校已经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机,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学校之间的竞争很快就会从规模之争转到品牌之争,竞争的结果由国家文凭慢慢淡化,学校文凭得到强化。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从剧增到大幅下降之后,这种趋势将会更加加强。《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报告提供下列很有说服力的数据: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剧增至1.24亿人;而在2008~2020年内,又将大幅下降,2020年的学龄人口为8200万人。因此,制订一个促进学校办出特色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已经成为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

特色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特色的形成是学校在分析了自身优势,结合社会需要而确定的。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如果要列一个方程式的话,可以把人才规格作为主变量,而专业、层次、培养途径就是因变量。即:人才规格:专业+层次+培养途径。

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不同培养途径的不同配置,就构成不同规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这里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专业的稳定性和需求的多变性的关系;加强基础和强化技能的关系;加强专业的主干课和扩展相关课程的关系;课程的学科性和综合性的关系;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关系。

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工作部署上既要反对“盲目多元化”,也要防止“单打一”,应借鉴企业经营的“焦点法则”: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这20%的事情会给你80%的效益。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伊尔教授说得好:“决没有什么简单的好大学模式,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径庭的。但是,我们相信,好大学仍有足够的广泛的共同特征”。其中,最根本的是“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的而且是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所以,它不可能是满足所有人所有要求的大杂烩,它需要在众多的要求下作出选择并确定哪些是应当考虑的重点。”

要创办特色,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选择发展的战略重点。根据什么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重点呢?就学校内部来讲,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核心能力或叫核心专长。所谓核心专长是指若干专业、学科、人才培养规格、科研、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能力和技术的整合体。“核心专长”应包括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创造性,即这个整合体的创造能力;二是延伸性,即这个整合体向横向和纵向延伸的能力;三是差异性,即这个整合体与其他院级相关学科、专业能力相比较的特色。就学校外部来讲,要突出考察社会的需求。

在探讨把学校办出特色时,有几个倾向性问题值得注意:

其一是,在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鼓励追求高层次、大规模的机制,仍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其二是,对学校进行评估时,“大一统”的影响仍然存在,缺乏区别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三是,随着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增强,在学习别的学校的优点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削弱了自己的特色,或者说在学习别人的优点时,忽视了发展自己的特色。其四是,学校在扩张发展时,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削弱原有的特色。《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托夫勒曾说过,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今后企业可能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精越好,也就是说要有特色,才能取悦于消费者。这并不是说,不要扩张发展,更不是说不能扩张发展。而是要处理好扩张发展和发扬特色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的原则是:采取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以特色为圆心,先做好,再做大。这样可使资源共享,成本降低,发展特色。

对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思考

姜继红

大学是有意识的行动者,大学有理由看重规划,有理由仔细地制定规划。近年来基于高等学校的内在需要,或适应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我国不少高等学校建立了发展规划机构,开始重视对战略问题的研究与管理,但同时也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进行认真思考。

一、现状与问题

发展规划部门职责定位不清。目前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界的学者及高等学校领导层已达成的共识是,高校发展规划应包括事业规划、学科规划、校园规划,但事实上全面从事这些规划及相关工作的高校发展规划部门却很少独立设置。那些设置了发展规划部门的,大多数高校的发展规划处“择”其一、二而为之,还有个别高校的发展规划部门只负责校友会的联络接洽工作。高等学校发展规划部门的工作职责在实际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确认和践行。[1]在性质定位方面,虽然大多数高校倾向于将发展规划部门作为高校的一个处级行政单位来设立,将其明确为行政管理职能机构,但也有高校仅仅将其视同一个咨询、研究部门,而完全不赋予行政管理职能。

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部门在工作职责、性质定位等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一系列矛盾。有的高校行政机关设置较多,校园规划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校庆办公室、高教研究所等部门多年前已成立,如今又设立一个发展规划部门,想开展正常工作很难。有的高校则放手其负责职能范围内的多个领域工作,但因职能范围太广,每位校领导都可关心过问,常常又陷入无所适从的迷茫之中。

发展规划部门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在制定规划的前期,要对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对政策的变化,宏观或微观经济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如人口趋势、高校入学人数增减趋势) ,科学技术的进步,校友和家长等相关利益群体对学校的期望,学校与国内外竞争者、拟赶超者的相对位置,学校的学科专业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财政与资源状况等等进行分析。规划制定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地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来吸纳高校成员的有益建议。规划的实施和监控阶段,需要熟练地运用数据统计和分析工具来获取和核实有关规划的执行情况,以便写出有效的监控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所有这一切工作都要求高校规划工作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熟练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必要的交流技能等等。但是对照目前我国高校规划部门工作人员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规划部门的成员专业结构狭窄,尤其突出的一点是欠缺数据处理的知识与技能,缺乏量化研究方法的知识与技术,从而使规划缺少严谨的数据支撑,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就会受到影响。

发展规划部门缺乏必要的组织支持。从国家层面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一个对高校规划部门进行协调与组织的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关于高校要重视规划编制的行政命令下达后,后续工作出现虎头蛇尾、群龙无首的局面。目前国家层面没有高等学校规划编制指南,对各高校规划的规范格式与内容要求、是否与拨款挂钩、高校规划的法律地位如何认定、编制完成后有什么样的批准程序、由谁进行监督与评估等问题都没有相应的要求。在高校层面,虽然重视编制规划的工作,至少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下,形式上颇为重视,不少高校成立了不同形式的规划机构,但是从保障规划的价值实现上看,现有的组织机构建设还远远滞后,普遍存在领导不到位,规划人员精力投入不够等问题。首先表现为机构设立的随意性,目前高校设立的规划机构,除少部分是充分认识到规划工作的价值后认真研究精心组织成立的之外,很多是跟风一拥而上组建的。其次是投入不足。长期以来,高校因重大问题决策缺乏规划论证造成的巨大浪费已屡见不鲜,但是对制定规划进行必要的投入却又常常得不到支持,规划的许多基础性工作,如调查研究等都无法进行。

发展规划部门缺乏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是经由目的的确立到经验的选择,到经验的组织,再到对这种选择与组织达到目的的检测。[3]目前我国高校编制和实施规划对理论与实践缺乏必要的研究。从整体上看,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既没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实用性的经验借鉴。至今没有一本能够直接指导高校规划工作的著作,有关高校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文章也很少。我们对规划的价值、方法与程序、规划实施等缺乏系统研究,同时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也研究、借鉴不多。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编制的高校规划程序简单化,参与咨询不够广泛,只体现了部门少数人的想法,难以体现学校战略,执行过程中难以得到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支持。规划编制与实施中还有一些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一是学校的定位,在制定规划中常常成为一个议而不决、决而不清的问题;二是对高校相关利益者的分析和研究不够,现在大多数学校是关起门来做规划;三是规划的成本和风险分析不够,一些规划一味强调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对实现规划的可能性研究不够。

二、对策与思考

借鉴国外高校经验。20世纪5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大幅度增加,管理日益复杂,简单的经验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国外高校开始重视规划工作。此后几十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高校规划的复杂性日趋增加,国外高校更加重视战略管理,强调在精确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之后用前瞻性以及动态性的眼光来应对未来即将面临的挑战。美英等国的高校即通过制定跨越式的战略规划,促进学校的飞速发展。由于具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各校规划的特色非常鲜明,规划方法和过程也呈现出多样性。美英高校的大学校长在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一般校长首先提出一个明确的中长期办学目标与总体思路,然后其他人员完成相应的规划工作,他们制定的规划发展目标一般都具有可考核性,并将其逐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活动、任务,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监控。总之,国外尤其是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发展规划工作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我们应积极改变目前我国高校“拿来少,用得更少”的现状,尽快学习国外同行的有益做法。

加强组织建设。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要做好高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需要建立与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相应对口的机构。目前中国高校内部的机构设置基本与教育部司局有对口关系。建议教育部在综合性的司局建立规划管理处。高校规划涉及面广,既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组织与协调,也需要民间组织的指导,因此可考虑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规划联盟协会,使高等学校规划从零星走向系统,从不自觉到自觉。

重视自身建设。对高校规划机构要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和建立专职的研究队伍,并且对研究人员的学术经历、学科背景和个性品格有一定要求,尽量从教授中寻找规划部门的负责人。规划工作人员要来自不同学科,实现多学科交叉,同时要具有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说真话的品质。

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调查研究是制定高校规划的基础。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研究过程,其基本程序是确定比超内容→选择比超对象→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比较研究、分析差距→综合研究、形成赶超对策。我国高校制定战略规划的程序是:顶层设计、内外结合、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互动。在制定规划的前期,学校高层管理者和规划人员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出规划建议书。同时要跳出学校看学校,争取引进外脑为学校的规划服务。规划制定过程中学校上下互动是保障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规划编制完成后,要编制院系规划、项目规划,把学校规划目标细化,将学校总目标分解为学院可考核的具体目标,并落实举措,将规划提出的原则性意见具体化为可操作政策。

重视规划实施与评估。要将规划管理的制定、实施、评估和控制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加以管理,以提高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其中,规划实施是将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它是整个规划管理的主体。这是因为:第一,编制规划仅仅是为发展指明一个战略方向,确立一个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提出战略措施,而要将这些转化为现实绩效,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则要靠规划实施。如果仅仅停留在编制规划阶段,规划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毫无意义。第二,与编制规划相比,实施是一个涉及面更广的复杂过程,具体表现在:编制规划是在行动之前部署力量,规划实施则是在行动中管理和运用力量;编制规划是一个思维过程,而实施是一个行动过程;编制规划需要协调的是少数人,实施则需要更广泛的行动者之间的协调。第三,与规划实施相比,规划评估是监控规划实施,并对规划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规划评估是对规划实施的评估,离开了规划实施,也谈不上规划评估。因此,在进行规划管理时,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进行可行性论证,不断促进规划制定过程与规划实施过程有机地融为一体;要通过分解目标、责任,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加强规划领导等措施,有力地推进规划实施;要进行规划评估,适时调整、完善规划,确保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美英高校规划工作概况及文献资料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刘念才

美英高校规划起步较早,从机构、人员到程序、内容等方面都形成了规范的体系。美英高校规划的文献也较为丰富,包括战略与规划理论、高校规划与院校研究、高校规划实践经验总结等方面。

一、美国高校规划的发展历史

美国高校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权威性年代—50年代、定量技术年代—60年代,实用主义年代—70年代,前瞻性战略年代—80年代至今。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权威性年代—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高校规模很小,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基本没有像样的规划。进入5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大幅度增加,管理日益复杂,简单的经验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了,高校开始重视规划工作。但是,50年代的高校规划缺乏规范的实践体系和理论支撑,仍然以权威领导的思路为主导、缺少参与性。

2、定量技术年代—60年代

60年代高校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管理科学技术运用到高等教育中,发展定量技术。校园管理的不断计算机化给决策制定者带来新的信息,很多机构开始在大学的规划过程中实验各种定量模型和其他管理技术。高校在规划时所面临的挑战更多的是在几个定量模型所确定的答案中做出选择。

3、实用主义年代—70年代

进入70年代,管理工具的引入仍在加速。但70年代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有选择性的增长而不是全面的扩张、持续的财政压力等,简单的定量技术应用已无法适应规划的要求。大多数的高校规划变成在环境条件变得清晰时对聚焦问题做出的被动反应,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

4、前瞻性战略年代—80年代以后

随着80年代的到来,高校面临比以往更多的挑战,如大学入学人数的持续下降、学生的大龄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快速增长等。这些挑战迫使高校领导采用战略规划方法,在进行环境分析和制订规划时,不再是被动的应付,而是变成有前瞻性的主动反应,强调战略管理而淡化对定量技术本身的关注。90年代的美国高校规划是80年代战略规划的沿续。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高教国际化的日益加剧,高校规划的复杂性日趋增加,对战略规划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二、美英高校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美英高校规划工作一般包括环境评估、战略规划、专项规划、操作性行动计划、规划的实施、规划的监控等程序,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环境评估

环境评估是所有规划工作的前提。环境评估包括对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评估,特别是对学校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政策或政府本身的变化,宏观或微观经济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如人口趋势),科学技术的进步,校友和家长等相关利益群体对学校的期望,学校与国内外竞争者、拟赶超者的相对位置,学校的学科专业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财政与资源状况等。

2、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又叫总体规划,通常包括以下要素:制订规划的目的,学校的使命,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责任落实和时间跨度(制订年度计划的依据),对关键活动与资源的战略安排,可行性分析(含财务与资源等),规划实施过程的监控等。高校战略规划一般以五年为单位,也有少数学校的战略规划跨越更长的时间,如十年。

3、专项规划

学校的战略规划确定之后,多数高校还进一步制定一系列专项规划,又称为战术规划,可包括学科规划、科研规划、教学规划、人力资源规划、财政规划、校园规划、信息技术规划等。制订专项规划的目的是为实现学校的战略规划服务,需要与战略规划进行有机地结合,每个专项规划应支持战略规划中至少一个目标的实现,或为其实现提供条件。与此同时,各专项规划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必要时要求相关部门的参与乃至会签。

4、操作性行动计划

操作性行动计划将学校的战略目标分解成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可行的和及时的活动、目标和任务。这需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使其在学术、行政机构中的分解方案达成一致。操作性行动计划通常以一年为限,也可以是面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项目计划。专项规划一般也有相应的操作性行动计划。

5、规划的实施

规划的关键在于实施。许多学校为贯彻落实学校规划,要求校内学术和行政单位结合学校的规划制订自己部门的实施计划,一些学校还要求个人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分清落实责任、整合开发力量、改革管理体制等都是实施规划的关键,而沟通、咨询、协商、指导、开发和激励等人的要素也要特别注意。

6、规划的监控

所有战略规划、专项规划、行动计划的实施都进行监控。有效监控的关键是健全和规范的监控制度及有关规划执行情况的信息获取和核实。当监控报告指出值得注意的问题时,必须同时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高级管理层定期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并及时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

三、美英高校规划的经验借鉴

我国高校规划还很不成熟,大多数是被动应付型的实用主义规划,总体上相当于70年代的美国高校规划阶段。而且许多高校的规划做好后,墙上挂挂,没有落实。相比之下,美英高校规划有许多值得特别借鉴的经验。

1、规划思想的顶层设计

我国高校领导大多数忙于事务,少有时间深入思考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长期目标等宏观战略问题。学校规划往往先找一批人起草,然后由学校领导进行讨论审定修改,书记、校长在学校战略规划制订中的领导作用远远不够。美英高校的战略规划是学校领导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大学校长在战略规划规划制订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一般校长首先提出一个明确的中长期办学目标与总体思路,然后其他人员根据完成中长期办学目标与总体思路完成相应的规划工作。

2、规划目标的可考核性

我国高校规划的发展目标往往模糊不清、难以考核。比如说,据估计有一百多所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国内一流”,但“国内一流”的内涵无从知晓,也就无法考核。再比如说,有数十所学校的办学目标为“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但是“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的标志没有界定,也就无法考核。从我们的研究成果来看,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非常困难的。美英高校规划的办学目标一般是可考核的,是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特别是学校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进行认真评估之后确立的。学校对自己的总体实力、学科专业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财政与资源状况等进行系统分析并与国内外竞争者、拟赶超者进行定量比较后才确立有针对性的奋斗目标。

3、规划的分解落实

我国高校的总体规划制订后,往往没有分解落实的办法。不少学校的专项规划与战略规划缺乏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专项规划之间缺乏协调。大多数高校的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没有相应的操作性行动计划。很少有高校明确要求各部门或个人将学校规划体现、落实到自己的学期或年度计划中,分清责任并配置资源。美英高校不仅有操作性行动计划将学校的战略目标分解成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可行的和及时的活动、目标和任务,而且要求校内学术和行政单位乃至个人结合学校规划和常规工作制订自己的实施计划。

4、规划实施监控的制度化国高校规划的实施缺乏制度化的监控机制,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任何监控机制,根据实施的监控结果对规划进行修正完善也就无从谈起。美英高校规划实施的监控在多个层面上进行,所有战略规划、专项规划、行动计划的实施都进行监控。当监控报告指出值得注意的问题时,必须同时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5、规划的特色和多样性

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高校规划工作,不论规划目标还是规划过程都有趋同性,缺乏特色和多样性。许多高校规划的总体目标都是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更多高校的具体目标都是重点学科和基地、博士点和硕士点、科研经费等等。多数高校的规划都是在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下被动开展的,缺乏自发和主动。美英高校由于其办学自主权很大,各校规划的特色非常鲜明、规划方法和过程呈现多样性。研究型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的使命、目标截然不同,规模不同的学校的规划方法和过程差异巨大。美英高校规划机构和人员也呈现多样性,英国高校由于拨款机制原因一般设有专门的规划机构,而多数美国高校采取规划委员会的形式。

6、促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规划

我国许多高校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国家也给予他们较大的支持,但这些支持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财政资源相比差距甚远。我国高校努力奋斗的同时,世界一流大学也在前进。因此,要想快速缩小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的差距,必须有跨越式的发展战略。然而,我国高校规划中能让人耳目一新的跨越式战略很罕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英等国有多所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的卡耐基-梅隆(Carnegie-Mellon)大学从60年代并校到成为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只用了30年时间,英国的沃里克(Warwick)大学从60年代建校到跻身英国高校前列、成为世界著名大学也只用了30年时间。

四、美英高校规划的文献资料简介

美英高校规划的文献资料较为丰富,下面选取部分重要文献进行简要介绍。

1、指南

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of England,简称HEFCE)于2000年发行出版了一本“英国高校战略规划指南”(Strategic Planning in Higher Education—A Guide for Heads of Institutions, Senior Managers and Members of Governing Bodies)。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第一份关于高校规划的正式指南,在高校规划的发展历程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体内容已另外翻译整理.

2、主要期刊

高校规划的专门期刊有美国高校规划协会的会刊“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为高等学校的规划工作人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美国院校研究协会的会刊“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也经常刊登高校规划有关的文章。

3、协会及其网站

美国高校规划协会(Societ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lanning,简称SCUP)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高校规划方面的大型专业协会,现拥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4400余位会员.SCUP的网站(http://www.scup.org)上有大量的有关高校规划的文献资料。SCUP每年举行一次大型学术年会。

美国院校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简称AIR)等对高校规划也有一定的作用,其网站是http://www.airweb.org

4、代表性著作

D. M. Norris and N. L. Poulton合著的 “A Guide For New Planners” (1991, SCUP) 是一本简洁明了的入门读物,可以使首次做规划的人迅速地了解规划。同时,该书列举了大量的规划文献。

B. P. Nedwek主编的“Doing Academic Planning: Effective Tools for Decision Making”(1996, SCUP) 从环境扫描、课程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信息技术规划、学生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学术规划。

R. P. Dober著的“Campus Planning” (1996, SCUP) 首发于1963年,是校园规划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

G. Keller主编的“The Best of 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1997, SCUP)是“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刊物的精华本。

J. V. Boettcher, M.M. Doyle和R. W. Jensen 合编的“Technology Driven Planning: Principles to Practice” (2000, SCUP) 是一本有关高校信息技术规划的优秀著作。

版权所有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地址: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电话:023-65382273 邮编:400031 电子邮箱:cwfgc@sisu.edu.cn